清銅胎掐絲琺瑯彩小碗
清銅胎掐絲琺瑯彩小碗是清代宮廷工藝的杰出代表,選用紅銅為材料,經裁剪、敲打、焊接等工序制成小碗形狀,胎體規(guī)整、壁厚均勻。將細扁銅絲根據設計圖案掐成各種形狀,如花卉、動物、人物等,再用白芨膠將其粘貼在胎體上,后經焊接固定。

把研磨好的琺瑯釉料填充到掐好的銅絲框架內,需多次填充和燒制,使釉料與胎體充分結合,且色澤均勻。最后用砂石、木炭等材料對燒藍后的小碗進行打磨,使其表面光滑,最后在表面鍍上一層金,增加光澤度和耐久性。

布局嚴謹對稱,掐絲細膩流暢,圖案立體感強。
主要為宮廷制作,是皇室貴族使用的器具,反映了清代宮廷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內涵。體現了清代高超的金屬工藝和琺瑯制作技術,是研究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發(fā)展的重要實物資料。